“禁果效应”:古希腊传说中,伊甸园中的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善恶树上的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禁食的果实分外甜,由于禁止,人们尝试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www.college-ing.com

“禁果逆反心理”与“潘多拉效应”的运用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心理学大词典》。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禁果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一般提到“禁果逆反心理”,就不得不提“潘多拉魔盒”“潘多拉效应”了。

“潘多拉效应”: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帝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在交给潘多拉魔盒时,宙斯叮嘱她万万不能打开盒子。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得打开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潘多拉现象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这一心理机制。在对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之中比较常见。

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学校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人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因而,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地分析,做到扬长避短。

潘多拉魔盒效应

禁果逆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被人们所利用。土豆在法国的引种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在当时的法国,土豆被称为“鬼苹果”,农民都不愿引种。著名法国农学家帕尔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受到法国国王的特许,在一个贫瘠的土地上中土豆,并由着军礼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一到夜晚,卫队故意撤走。结果,人们受到“禁果“的吸引,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引种到自己的田里,通过这种方法,土豆的种植在法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这就是逆反心理现象。

至于某些电影,书籍越禁止越走俏;奥斯卡电影越是晚发布获奖人名单,人们越是想知道结果等事实,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利用禁果逆反心理作用,常常可以收到其他方法难以取代的效果。

凡是有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喜欢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手段,有时能达到正向思维难以达到的境界。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适就会呈现消极作用。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禁果逆反心理

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小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小记】任何时候,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说明理由。倘若宙斯给潘多拉盒子时,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罪恶,想必潘多拉是不会打开盒子的,反之,倘若不加说明和解释,或说明和解释不能为人们所领会,光发出“禁止”,那么,禁止的结果必然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揣度、猜测,并为探究为什么不许做而跨越禁区,结果适得其反。

思维小扩散:亲子教育该如何引导孩子往创新、坚持方向发展?